非人类的哈欠可以传达重要的社会信息
我们大多数人都熟悉哈欠传染,这是当附近的人打哈欠时自发打哈欠的行为,通常但不总是能听到。对人类来说,打哈欠可能是因为疲劳或无聊,看到或听到别人打哈欠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
许多动物在疲劳时也会打哈欠,众所周知,打哈欠传染会发生在各种群居动物身上,包括某些类人猿、猴子、狐猴、猪、狼、家犬、狮子、斑点鬣狗等等。但是除了人类之外,只有一种物种——狒狒(Theropithecus gelada),一种旧大陆的猴子——可以听到打哈欠的声音。
早期的研究探索了打哈欠在不同物种内部和物种之间的传染;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狗会对人类打哈欠的声音做出反应。但迄今为止,在非人类物种中,还没有关于由声音引发的种内哈欠传染的已知研究。
现在,来自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个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了狒狒打哈欠的声音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同种动物的。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狮尾狒,也被称为出血心猴,是埃塞俄比亚特有的动物。他们生活在多层次的社会中,包括单位、团队、乐队和社区。核心单位包括一个具有繁殖能力的成年雄性和多个成年雌性、它们的后代,以及至少一个跟随雄性;或者只有年轻的成年和青春期的男性不再生活在他们的出生单位。
和人类一样,狒狒也有丰富而复杂的声音交流。根据这项新研究,“相似的进化社会景观,面临着相似的挑战(例如,需要与不总是在视觉接触的对象进行群体协调),确实可能导致两个物种中出现多模式交流。”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打呵欠的狒狒,主要是雄性狒狒,会发出一种响亮的声音,这种声音不仅仅是由吸气和呼气引起的。虽然这项研究背后的研究人员知道基于视觉的打哈欠传染会影响狒狒,但他们想知道没有视觉提示的打哈欠声音是否会产生类似的效果。
研究人员假设——就像人类一样——在进化过程中,狒狒打哈欠的声音可能会导致看不见对方的狒狒之间打哈欠传染的可能性;此外,任何这种基于发声的哈欠传染都会根据感知到的驱动声音的社会价值进行自我调整。
为了验证这些假设,他们在德国莱茵自然动物园进行了一项研究,该动物园拥有106只狒狒,是世界上最大的圈养种群。在那里,狒狒们生活在五个核心单元中(四个单雄性单元和一个单雄性单元),在两个相邻的围栏内,由一个池塘分开,包括室内和室外区域,狒狒们可以自由地漫步。每个围栏内的动物可以看到和听到相邻围栏内的动物,但不能与它们进行身体接触。
研究人员从所有单元中随机选择了33名测试对象(7名男性,26名女性;21只来自一个围栏,12只来自另一个围栏)用于回放实验,在室外区域进行。只选择成年狒狒,因为打哈欠传染只在成年狒狒中出现。
由于听得见的哈欠主要来自雄性,研究人员首先记录了雄性打哈欠的声音(根据2021年的一项研究,这有助于促进群体协调)作为测试发声,而雄性亲和的咕噜声作为控制发声。然后,在控制多种混杂因素的情况下,他们将这些声音播放给不同条件下的测试对象,并观察他们的反应。没有一个用打哈欠的声音作为测试发声的男性用他们自己的录音进行测试。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结果表明,声音引发的哈欠传染在狒狒中存在。这使得它们成为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经历过这种现象的物种。研究人员写道:“仅仅是打哈欠的声音就能引发狒狒打哈欠的传染性。”研究人员指出,与对照组的呼噜声相比,可听到的打哈欠会引发更多的哈欠,打哈欠的几率更高,而且在雄性和雌性中都具有相似的传染性。
研究人员还证实,测试对象在听到自己群体中的人打哈欠时,会更频繁地打哈欠,这表明群体成员身份可能是声音引发哈欠传染的一个因素。
虽然在这个领域还有更多的探索,但研究小组认为,由声音引发的哈欠传染可能在人类和狒狒中都有社会目的。
他们写道:“考虑到打哈欠在群体同步中的重要性,听觉YC(打哈欠传染)的适应价值可能与个体在无法进行视觉接触时保持声音接触的需求有关,这在以模块化和灵活性为特征的社会中,以及在具有如此丰富的交流技能的物种中尤为重要。”
?2024 Science X Network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